一、项目建设背景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发布国家大数据战略、对“互联网”行动等做出部署。而我国作为养殖大国,畜禽类存栏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随着畜牧养殖的发展,畜禽养殖对科学管理、精细养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养殖环境的监控,畜禽精细饲料的投喂,动物繁育的全程监控,以及畜禽疾病诊断预警和健康管理。因此推进畜禽养殖科学信息化管理,是畜牧养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畜禽规模养殖场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南京市畜牧家禽研究所作为南京市农业委员会直属单位,主要承担地方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畜禽重大疫病防治共性技术研究和畜禽饲养管理技术的标准制定和畜禽品质的引进改良、组织开展畜禽科学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培训等工作。为加快南京市畜禽规模化养殖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互融合,以“互联网+”思维统领全局,推动信息技术在畜禽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的深度应用。南京市畜牧家禽研究所计划搭建畜禽养殖场信息系统、畜禽养殖展示系统、生产系统接入平台,基于“互联网+智慧农业”为政府监管部门服务,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三个全面两个查询,有效增强政府部门监管、服务能力。
二、建设目标
南京市畜禽规模养殖场信息系统分期目标如下:
建成南京市畜禽规模养殖场信息系统数据标准规范
统一标准规范,实现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农业信息管理,建设畜禽行业及数据标准,深化数据标准规范,健全数据采集渠道,增加信息总量。
构建畜禽养殖场信息系统
有效汇总整合本次项目中涉及的规模化养殖场农业数据资源,实现对南京市规模化养殖场的统一管理、高度共享和高效利用,建立畜禽养殖场信息系统,解决畜禽数据资源海量化、异构化,应用需求多样化、复杂化等现实问题,提升畜禽信息资源服务的能力和服务品质奠定数据基础。
三、建设原则
南京市畜禽规模养殖场信息系统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实用性、易用性和安全性地要求,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统一平台,遵循标准;应用主导,资源共享;整合提升,先进实用”为原则,切实把握畜禽应用业务平台的特点要求,充分发挥畜禽规模养殖场信息系统的作用。
四、建设内容
(一)建设内容概述
选择南京市内部分万头猪场,规模蛋鸡场,奶牛场及畜牧家禽研究所科研基地进行视频监控接入、物联网数据接入、生产养殖数据接入,建设畜禽养殖场信息系统、畜禽养殖展示系统、生产系统接入平台建设,将视频信号、物联网数据,生产养殖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与存储,形成南京市畜禽规模养殖场信息系统。本项目建设与应用需接入南京市政务云,建设内容如下:
1)生产系统接入平台
通过生产系统接入平台,实现生产数据采集、汇总与存储,并同时将数据直报接入市监测统计部门。
2)畜禽养殖场信息系统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支撑,实现现有养殖场所视频信号统一调取及查看、数据采集与存储,从而全方位的完成监测管理与远程技术服务。
3)畜禽养殖展示系统
通过分析处理视频数据、物联网数据、以及生产数据,实现畜禽养殖信息系统的最终数据以畜牧一张图等形式进行展现。展示端形式多样,可通过电脑端、
web端等进行展示。
(二)系统性能需求
系统需要保证各个业务模块的平稳运行,保障网络访问的畅通,保障各个系统的数据填报和信息维护的正常可用;具备故障发生后的自恢复运行能力,对系统异常进行日志记录便于系统问题排查。要满足以下特性要求:
可靠性:系统安全可靠是保证系统运行的重要基础,系统需要提供7*24不间断服务。
稳定性:系统需要合理的利用资源,保证前后台数据操作的效率。
兼容性:前端兼容各大主流浏览器的显示,服务部署兼容市场流行的云服务系统部署。
扩充性:保证已有平台和系统的兼容性及对未来发展的适应性,使系统可在原有的基础升级改造和更新,并应当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影响。
软件性能是软件的非功能特性,良好的系统性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主观体验,本系统性能应该具备以下几种特性:
并发性:系统平台应该满足不少于个用户的同时访问,数据库支持超过个用户的并发访问能力;提供稳定快速的传输效率,以及支持多附件多图片并发上传和下载能力。
数据响应:一般数据查询响应时间5秒。
(三)技术需求
1.生产系统接入平台
本项目的数据库包含了生产养殖数据库、用户数据库、基础支撑数据库等数据库,数据架构依托大数据为基础,以利用灵活、高效的信息资源采集为手段,实现包括各类原始数据的集中汇聚;借助信息资源管理手段,发挥数据集中效能;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的集约化共享,实现大数据的分析及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应用。数据接入政务云。
构建各类数据库,进行合理规划与上层业务匹配,按需配置元数据库、采集数据库、融合数据库、综合应用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共享与发布数据库等各类数据库;
构建对数据资源和服务资源进行全面描述的信息资源体系,以统一的元数据为核心,将各类数据资源纳入统一管理的轨道,实现对数据资源的有序管理和灵活应用,并以此为基础来支持各项业务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和不断扩展;
提供基于先进技术架构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高效实现不同角色、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基于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
采用统一的数据存储技术标准,提供高性能、可扩展、易维护、易使用、安全可靠的数据集中存储平台,通过严格的分权分域安全机制进行数据的管理、使用。
2.畜禽养殖场信息系统
本项目需建设畜禽养殖场信息系统,系统可通过实现物联网平台、视频监控平台的数据接入,并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存储,再结合生产系统接入平台数据,实现最终数据分析,形成生产养殖指导数据,为远程指导、数据监控提供帮助。畜禽养殖场信息系统需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1)视频管理模块
实时图像观看:能按照指定设备、指定通道进行图像的实时观看,支持监控图像的显示、缩放、抓拍和录像,实时监控图像质量要求清晰流畅。
历史图像的检索和回放:按照指定设备、通道、时间、报警信息等要素检索历史图像资料并回放和下载;回放应支持正常播放、快速播放、慢速播放、逐帧进退、画面暂停、图像抓拍等;支持回放图像的缩放显示。
前端编码器支持双码流,满足实时监控流和存储流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清晰度和带宽,以满足必要的实时监控和存储策略。
需接入畜禽所石桥基地、淳化基地现有枪机和球机视频信号的接入,保证已建系统的充分融合利用。
(2)物联网管理模块
通过前端采用具有自识别功能的监测传感器,对猪舍环境信息(温湿度、氨气浓度等)进行实时采集,并通过无线通信模板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实时监测养殖环境信息,预警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损失。
通过对采集到的的数据进行智能解析,统一进入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包括数据的建模,算法分析、脚本执行一系列过程,最终产生出的结果进过决策执行模块进行数据的指令下发能分析和决策可帮助用户第一时间了解到传感器数据的真实情况,并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操作支持。
需接入畜禽所石桥基地、淳化基地现有空气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物联网设备的接入,保证已建系统的充分融合利用。
(3)生产养殖管理模块
通过建设生产养殖信息管理系统,成立畜禽养殖电子档案。生产养殖信息管理系统包括:
①日常管理模块:包括日常畜禽的喂养次数、喂养量、畜禽种类、畜禽数量、畜禽来源等日常信息的管理填报。
②育种管理模块:包括配种信息、父母本信息、配种是否成功、幼仔信息管理等。
③检疫管理模块:存储或上传畜禽的疾病信息、疫苗种类及疫苗日期等信息。
④消毒管理模块:系统将通过消毒登记,记录到圈舍的消毒时间、频次、消毒原因等信息,为畜禽养殖提供一个安全的圈舍环境提供数据记录与后期预警。
⑤药品使用管理模块:系统将通过药物使用登记,记录不同阶段畜禽的药物使用时间、使用药物的原因、使用药物的种类、用量等相关信息,为后期畜禽类养殖过程中的病情预防提供数据保障。
⑥病情治疗管理模块:如果养殖过程中发生病害,需记录病害治疗日志信息,内容包括鸡舍、品种名称、规格、畜禽舍环境情况、病害外在特征描述、镜检结果、诊断结果、处理措施、处理人、处理日期、药品使用明细(药品品名、规格、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图片、音视频文件等信息。
⑦无害化处理管理模块:当区域内因各种原因导致死淘或其他原因需无害化处理时,需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作日志记录,包括的信息有养殖舍、品种、处理原因、处理数量、处理方式、处理人、处理日期等信息。
畜禽养殖展示系统
本次项目展示内容需呈现在大数据中心电脑端、手机端等终端设备上,可通过按钮点击和主动信息提示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并可通过点击调取相应时空点位的特定信息,并可实现快速功能信息关联。
对市内重点畜禽养殖场所的传感器、视频监控、生产数据采用统一的数据展示平台,能够让管理者对市内的重点畜禽养殖企业数据一目了然,了解到目前各种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系统自动进行告警。
通过登录系统,可查看各个点位的实时视频图像,物联网设备数据等,同
时本项目需接入现有江宁区“智慧动监”系统等信号。
本项目所使用的系统支持在移动端以及PC端等操作系统上进行展示和操
作。
通过各类传感器、视频采集器以及其他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采集,实现数据的感知、采集、分析和展示。通过对传感器所在区域电子地图的设置,可以将传感器等设备定位在具体的某一张电子地图上,同时用户还可以自行设置对应的电子地图。
对市内重点畜禽养殖场所的视频监控采用统一的数据展示平台进行展示,详细点位设计如下表所示。
具体接入点位与数量以招标方实施前最终提供清单为准。表监控场所视频点位设计
各类畜禽养殖场所的主要展示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主要展示内容设计
建设规模:本次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了每家接入不少于4路主要监控设备、物联网设备信息,以及生产养殖数据,实现数据实时传输与存储,并最终形成数据展示中心。4.安全等级保护
南京市畜禽规模养殖场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整改方案设计的总体目标是依据国家等级保护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结合南京市畜禽规模养殖场信息系统项目的现状,对其进行重新规划和合规性整改,为其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有效保障其系统业务的正常开展,保护敏感数据信息的安全,保证项目的安全防护能力达到《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第二级的相关技术和管理要求。
本项目提出的等级保护体系模型,必须依照国家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利用密码、代码验证、可信接入控制等核心技术,在“一个中心三重防御”的框架下实现对信息系统的全面防护。
数说专注于运营商政企信息化项目特别是政务信息化项目,收集了四大运营商中标政企信息化项目的全量数据。将为广大读者全景展示各家运营商省公司、地市公司的政企业务拓展能力、重点合作伙伴、本系统内排名、本区域(地市级)内竞争力、重要项目商机、解决方案。欢迎政企信息化方面的朋友一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