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26日,中央、省市媒体来到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进行实地采访,详细了解长岛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一系列创新实践。
26日上午,记者登上南隍城岛附近的“经海号”坐底式智能网箱。“经海号”“经海号”坐底式智能网箱分别于今年6月2日、6月20日在南隍城岛东部海域下水,经海系列网箱的正式投用,填补了我国在30米水深养殖水域坐底式网箱养殖空白。
“经海号”网箱总投资万元,养殖包围水体约7万立方米,是亚洲最大的深海智能网箱,年产许氏平鲉商品鱼吨,产值约余万元。“经海号”的正式投用,填补了我国在30米水深养殖水域坐底式网箱养殖空白,标志着长岛海洋产业正式走向智能化新时代。
据南隍城乡党委书记、乡长刘国明介绍,8月份,“经海号”“经海号”网箱将投入生产。通过多年发展,长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初具规模,装备化、信息化、规模化水平率先走在了省市前列。
近年来,长岛综合试验区紧抓渔业发展战略机遇,拓展发展思路,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我区海洋牧场建设。截至目前,累计确权海洋牧场用海宗34.9万亩,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6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6处,下水多功能海上平台5座、大型智能网箱7座。先后投放人工鱼礁余万空方,增殖放流余万尾。弘祥海洋牧场投用的深远海智能化网箱“长鲸1号”作为全国首座大型深海智能网箱,成为引领全国海洋牧场建设的示范工程;南隍城海洋牧场投用的“长渔1号”深远海智能化大网箱平台率先搭载了“5G”通讯基站,成为全国首个示范应用5G技术的海洋牧场平台;国首座坐底式深远海智能化海珍品养殖网箱“国鲍1号”,实现深远海鲍鱼等海珍品的规模化、集成化养殖,为装备化海珍品养殖开创新的发展格局。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从春龙通讯员聂英杰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