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介绍 >> 正文 >> 正文

踔厉奋发在红色热土上书写热血芳华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2/9/3
吉林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2.html

文/林正茂

漫步开慧,白雪吻春色,灯笼高挂在骄杨大道旁的老树枝头,年味还未完全散去,奋进新征程的号角却早早吹响。

击鼓催征扬鞭急,奋楫争先正当时。党员干部在会议中收心归位、在厂房内紧盯生产、在炉火旁寻访民情,调整好状态、心态和姿态奔赴新时代赶考路,以使命铸就担当,用实干淬炼幸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回首年,开慧镇牢记嘱托,创新实干,勇攀高峰,强党建、抓经济、兴乡村、融文旅、稳民生,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进取之路不负艰辛汗水,镌刻在开慧大地的奋进足迹铺就了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幸福底色。

党建聚合力“六慧”人才领发展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年,开慧镇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党建聚合力书记领航行动”,创新实施“六慧”人才计划,构建了基层治理新格局。

“掌握了养殖技术后,一年保底收入有20万元。”罗长根是开慧镇锡福村的新型职业农民代表之一,通过“慧农培训”课堂学习知识技术,已经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养鸡专业户”,不仅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收入还大幅增加。

罗长根的幸福生活是“六慧”人才计划见成效的一个缩影,锡福村依托伊润酵素循环产业园开设的“慧农”培训课堂,开展了线上线下培训23期,惠及农民余人次,极大地改变和丰富了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锡福村党总支书记林益明介绍,该村在“育人才、壮产业、强发展”上下苦功,打通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的通道,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党建执笔书写了一张乡村振兴新答卷。

为了让人才通道走得更宽,开慧镇搭建完善了人才阵地1+10+N模式(即1个镇级人才中心、10个村级人才驿站、N个“六慧”人才企事业实践基地),扎实做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做到落好人才“一颗子”,带动发展“满盘活”。

扮靓农村景美丽村庄焕新颜

步入开慧镇,处处有景色,家家有景看,令人向往的生活得益于长沙县全域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让乡村焕发了新面貌,让农民也尝到了甜头。

“如今住在这么秀美的村庄里头,有景看、有活干、有钱赚,我这是过着城里人羡慕的生活咧。”开慧镇开慧村村民陆德明说,现在每天进菜园摘点自家的蔬菜,偶尔接待一些游客住民宿,日子别提有多幸福了。

在开慧村余家坳美丽宜居村庄,凭借丰厚的红色底蕴,以楹联、初心馆、村民夜校、家风文化墙等为载体,充分结合板仓红色文化、全面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灵活融入乡村本土文化,让乡风更加文明,百姓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美丽宜居村庄的丰富“内涵”引领了精神文明“新风尚”。

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让开慧人迎来了美好新生活。一年来,开慧镇组建了由新乡贤、老党员、“辣利婆”等各方面人才参与的创建指挥部,筹资筹料筹工,各村(社区)晒排名、比成绩、搞观摩,将红色元素、廉政文化、党员教育和农村治理融入14个美丽宜居村庄点建设,串珠成链打造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开慧。

勇争新荣誉文旅融合创样板

走进板仓红楹联文化公园,斯洛特湖泛着粼粼波光,木柱上刻着文化气息浓厚的传统楹联,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在此散步,体验游园的闲适惬意。

楹联文化公园是开慧镇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楹联既扮靓了景区,吸引游客驻足,又传播了文化,丰富村民生活。”开慧镇社会事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谭鑫说,文旅融合既影响镇域发展,也关系百姓生活,发展文旅要让游客有体验感,让村民有幸福感。

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年,开慧镇敢碰硬钉子,啃下硬骨头,拿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的金字招牌,为长沙县全域旅游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外,开慧村和飘峰山村均斩获了“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的荣誉,全镇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破2亿元,进一步擦亮了“大爱小镇”的靓丽名片。

“发展文旅产业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先手棋。”开慧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明惠说,下一步将紧扣“北斗七星”政策做好片区规划,持续深耕“一果一茶一民宿”特色产业,打造以开慧故里为核心的全域旅游示范区,东连汉硕研学产业园,西接开慧通用机场,打通开慧村、葛家山村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点,辐射缪伯英故居、中共清泰支部旧址和骄杨茶厂等特色片区,构建全域旅游“一张网”,让市民体验乡村旅游,让农民共赴乡村振兴。

提振幸福感民生实事践初心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开慧镇始终坚持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用心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让发展指标有更多的“幸福指数”、发展成果有更多的“民生含量”。

发展不能忘少数,为了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慧镇开展低收入特殊人群动态监测帮扶,全面开展“回头看”,确保发展不掉队。

“这场雪下得可真大,多亏新房子建起来了,既御寒,更暖心。”年前的一场大雪落下,家住开慧镇白沙村的金定文正好搬进了新家。他说,家庭生活困难,村上就帮忙申请了低保户,老房子住不了,政府就帮忙实施了危房改造,这份温暖让自己要时刻记得感党恩。

低保户搬进暖“新”家是开慧镇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注脚,为了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慧镇持续抓好“千万民生工程”,全力推进新开慧中学建设,做好“大学带小学”活动,推动“板仓教育基金”持续发力,推进民生改厕和食安创建,做好安全知识宣讲和安全隐患整治,组织免费技能培训鼓起村民“钱袋子”,利用“屋场夜话”话家常、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全面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

常思大局,其去有向;常观大势,其为有成。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落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的起步之年,长沙县全面吹响了“三十而立再出发,二次创业攀新高”的战略号角,全力推进“四个年”行动,聚力打造“四区”。

开慧镇将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发展思路,按照“传承红色基因、率先振兴乡村”总体要求,聚焦“红色旅游、绿色乡村、橙色教育、蓝色航空”“四色”产业发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标杆镇、文旅融合样板镇,板仓红大爱小镇、五治融合示范镇“四镇”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踔厉奋发书写热血芳华。

年开慧镇十件实事

01勇争先,多项荣誉展现“战斗力”

开慧镇获评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长沙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乡镇、“四好农村路”市级示范乡镇。开慧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飘峰山村获评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锡福村荣获湖南省第二批优秀村规民约荣誉。

02强党建,“六慧”计划提升“引领力”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以“慧农培训、慧育成才、慧学培养、慧企合伙人、慧商共建、慧人建乡”为主要内容的“六慧”人才计划。

03创一流,美丽宜居提振“幸福感”

全年发动群众筹资.8万元,筹料折合.69万元,筹工2.3万余个,自发腾地44.3亩,投资余万打造14个美丽宜居村庄点,建设户美丽庭院。

04兴产业,绿色发展打开“新思路”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构建伊润国际酵素循环农业产业园,打造院士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牵头组建国家级科技小院,开展现场教学23期,惠及农民余人次,帮助农民增收余万元。

05谋文旅,开慧故里融入“大格局”

成功入选长沙县首批文旅融合发展重点镇,紧扣“北斗七星”政策做好片区规划。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突破2亿元。

06齐班子,换届选举凝聚“向心力”

圆满完成党委、人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顺利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开慧镇党委、人大、政府班子。

07促增收,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

全镇1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均突破25万元,各村(社区)比拼赶超,在集体经济发展上出新招、做实事。锡福村立足“三化”(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数字化营销),跑出集体经济“加速度”的经验被湖南省基层党建工作简报推介。

08重安全,平安开慧唱响“主旋律”

时刻紧绷安全生产之弦,全年开展打非治违、道路交通、企业安全等执法整治行动余次;认真落实“戴帽工程”,积极开展户外宣传,累计投入40余万元整治60余处安全隐患,构建平安稳定开慧。

09解民忧,民生实事做靓“大品牌”

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做好民生实事,投资1.5亿元的新开慧中学主体建设已完成;全镇旅游接待中心主体建设已完成;铺排完成年政府投资项目25个,投资余万元,实现建设新跨越。

10聚精神,文化繁荣共奏“交响曲”

打造“板仓红”楹联一条街和楹联文化公园,百余位书法大家来镇采风;开展“百年风华正青春”“万人入党宣誓”、“‘三生’有幸遇见你”主题作品征集、板仓教育文化节等活动庆祝建党周年,纪念杨开慧烈士诞辰周年、杨昌济先生诞辰周年,辐射影响近万人;开慧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朱有志获评“中国好人”“第八届湖南省道德模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6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