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已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降水天气明显增多,持续降雨时间长、雨量大、局地性强,并伴随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给肉牛养殖生产管理造成较大影响,也增加了疫情风险。为切实做好汛期畜牧业生产工作,确保汛期及汛期后肉牛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有力保障养殖户的生产收益,山东省畜牧总站针对全省肉牛生产管理现状,在汛期及汛期后安全隐患排查、防水防涝、肉牛养殖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提出汛期肉牛安全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以供参考。
一、做好防汛预案,确保物资充足
养殖场户应在汛期前有计划安排人员,健全防汛、洪涝应急处理措施,建立工作值班制度,及时收看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汛、防洪、防雷、防泥石流及后期生产自救等预案措施。检查防汛物资及应急照明设备是否完备、充足且存取便利,检查各类物资标志标识是否醒目,保证通讯畅通。确认编制袋、沙袋、防洪用砂石到位情况及临时取土区域。根据牛群规模备足饲料精料,精补料要满足15天以上,粗料能满足30天以上的储备,确保牛场汛期不断料。养殖场户应建立对周边地区饲草料供给能力的定期评估制度,每年至少评估1~2次,分别评估距离牛场周边1~5km和10km以上范围内紧急情况下能够获得的各类饲草料情况。根据评估情况调整确定牛场的精饲料和青粗饲料的储备情况。
二、检查场内设施,杜绝安全隐患
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