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介绍 >> 正文 >> 正文

乡村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发展调查及对策建议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3/6/19

近日,我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网络上可见南京市有自然村出现新冠疫情的消息。我就想起年一季度在乡村协助防疫时所写的调查报告,内容如下。

调查地所在县为中部某省的国家级贫困县(当时),所在镇是劳务输出和农业大镇,丘陵低山地貌。笔者到该镇某行政村协助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该镇镇区、3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湾的67户进行调查,辅以查阅资料,调查并分析了有关情况,提出乡村疫情防控背景下有关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时间。集中调查:年3月1-2日,13-14日,共8次,每次半天。平时调查:年1月23日-3月14日的其它时间。

(二)调查对象。基本涵盖各类发展主体:小微企业主、个体业主、外出务工人员;生猪、肉鸡、水产养殖主;种田大户、种田小户、菜农、蜂农;下派驻村干部、本村干部,困难群众,等。访谈对象涉及3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湾的67户;驻村干部、本村干部各3人;镇区保洁人员4人。社交对象涵盖村湾群、同学群、工作群等群员,等。

(三)调查内容。村湾隔离、卫生消毒、疫期代购、村干值班,种养经营、企业经营,务工经历、职业发展,驻村帮扶、脱贫增收,屠宰种菜、乡村卫生,人际关系、子女教育,物价变化、办酒请客,扶危救困,自我组织,宗教信仰,等。

(四)调查方式。

暗访:进村近户,通过询问清明祭祖、物价变化、网上学习等间接切入,辅以必要的“反向调查”(暗访力争“1回避2不问3避免”:回避村湾组长家人及其近邻;不问村口值守的志愿者、村湾队长2类人;避免使用普通话、官方话、书面话3种表达)。

明谈:与村干部推荐的对象、亲朋好友及其推荐的对象等明谈,少说、多听、多记,不表达倾向观点、不诱导话题走向。

向联合村驻村干部、本村干部详细咨询本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阅有关资料。

查阅:查阅村湾群、同学群、工作群聊天记录,必要时进一步询问、核实;查网上资料,等。

二、调查结果

(一)疫情防控效果好。

1、76.92%的暗访受访者(共26人)有戒备心理。说明疫情防控检查力度较大、频次较密,干群有“迎检”经验。

2、%的住户(共44户)自测、网报过体温。同时存在观察家人健康就改改小数位上报的情况。

3、75%的自然村湾(共16个)内部便道有柔性隔离。物理上没有完全硬隔断,心理上充分展示软拒绝。

4、76.92%的住户(暗访26户)居家或房前屋后活动。非值守时段(早6点到晚6点之外)活动范围会扩大。

5、疫情防控有威严。大人见车往家靠,小孩见车往家“逃”。

(二)基本保障待提高。

6、基本生活物资代购保障,尚需丰富。蔬菜可以自给一部分,肉鱼蛋禽及水果消费有待满足。

7、基本医疗服务有保障。药品可代购但品类不齐,小病微恙到村卫生室医治,复杂一点的到县、市医院医治。

8、手机网络信号差,严重影响网上上课、办公。

(三)农业基础薄弱。

9、笔者所在行政村人多地少基本靠天收。该村为岗地微山地貌,有16个自然村湾、户、人。耕地面积亩,人均2.14亩(水田人均1.38亩,旱地人均0.76亩)。农业用水主要取自塘堰,或从某水库抽水(存在扬程高、距离远的缺点)应急(大旱时库尾水位太低无法抽取)。80年代该镇北部某水库的水可自流到该镇,目前不行。耕地的使用状态主要为:租种(租给种粮大户或其他农户耕种)、自种、借种(免费借给别人种植)、不种(撂荒不种)。火葬后分散棺埋挤占土地资源。

(四)经济压力大。

10、73.13%的家庭(共调查67户)疫期经济压力大。与主要靠打工吃饭(疫期外出打工的占总人数的25%)、贫困户多(当时贫困人口占总数的21.93%),长期滞留在家(最短的52天)、物价上涨等有关。与1月20日相比,3月14日蔬菜、水果涨价幅度达1.5-2倍,猪肉涨价约7元/市斤左右。

11、疫情解除后仅靠市场行为平抑物价难度很大。主要原因:生产供应少;疫后补偿消费多;清明节消费旺;补办酒席忙(16个自然村湾至少有18户暂停);农资消费大。

(五)复产、复工有难度。

12、种养复产难。去年干旱严重、种田大户损失严重,去年死猪现象突出、有关养殖户损失惨重,打击了种养积极性;种养复产所需启动资金缺乏。

13、小微企业复产难。人流物流不畅、生产停滞、销售下滑、启动资金缺乏。

14、外出复工难。笔者所在行政村拟去省会城市就业的79人,到达后须居家隔离14天,上海、广州、常州有同样要求(3月15日的管控要求);15人在北京就业或常驻,还不能返京,等。

15、近期种菜难。村民近期种菜亟需的种子、化肥等农资供应短缺。

(六)就业有限、职业受限。

16、就业预期较低、职业发展有忧虑。相对外省而言,待就业者忧虑弱势就业(劣质或靠后就业);固定职业者担心晚到岗影响职业长远发展,4名受访小商小贩均有守业还是转行的迷茫。

(七)乡村卫生待加强。

17、生活污染治理需加强。%自然村湾(16个)生活垃圾有人收集、转运,90%旱厕(共察看10个)无盖子。

(八)人际关系受影响。

18、家人可能因局促而生隙。近60天一大家人(外县滞留笔者所在的行政村的亲友共53人)局促在家里,加之基本生活保障有限等,难免产生一些小矛盾:长期局促屋檐下,指桑骂槐把娃打。

19、亲朋可能因不往来而疏远。平时多务工在外,今年拜年取消,办酒请客也暂停了(16个自然村湾至少有18户暂停):亲朋好友不走动,乡村基本纽带松。

(九)信仰可能会迷失。

20、迷信思想抬头。疫情期长、面广、危害大,迷信思想抬头:说去年冬天晚上打大雷,兆头不好;说近些天天上的迁徙鸟类种类和数量比往年多得多,天有异象;说因疫病、亡是老天在收人(世界末日的意思),等,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受到打击。老年人增加了早归尘土的想象,年轻人减少了闯荡四方的昂扬。

(十)其他方面。

21、新冠疫情防控有利于非洲猪瘟防控。生猪养殖者认为交通管控、居家隔离限制了非洲猪瘟传播,村湾清洁及消毒均有利于非洲猪瘟防控;自去年腊月以来,未因非洲猪瘟死猪。

三、对策建议

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从细、小、实的角度,提出以下发展对策建议(不仅限于对调查所涉及的乡镇)。

(一)开展乡村情况调研。

疫情后期及平时,建议及时组织开展综合或专题调研,调研尽量用本地车、讲当地话、喝百姓茶、慢节奏查。调研人员力争做到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开动脑筋,做到心中有民生疾苦、脑中无“三定”方案,以便跨越个人的思维定势、部门的职能局限,从而尽量全面、理性、客观地摸清情况,进而提出针对性精准、操作性可行的对策建议。

(二)科学控疫防反弹。

减少交易聚集。用好相邻守望的天然基础,激活群众自我组织、自我服务的能力,引导自然村湾组织村民代表集中采购,回村湾分发,避免倾巢出动赶集聚集,防范疫情反弹风险。搞好乡村卫生。疫情自然村湾生活垃圾就地妥善处理,非疫情自然村湾生活垃圾及时收集、清运;疫情自然村湾旱厕全部盖盖子并消毒,非疫情自然村湾旱厕全部盖盖子。倡导健康的就餐习惯。家餐、家庭酒宴倡导公筷公勺;食堂、公务接待推行分餐制。

(三)加强基本保障。

设立专线扶助电话。乡镇政府设立专线,服务疫期及平时困难人员,如鳏、寡、孤、独、残、病、贫以及留守儿童等。完善扶助政策。研究出台因疫致贫扶助、因疫病亡抚慰、抗疫牺牲抚恤的具体政策;贫困线上下附近的,继续加大、延长脱贫扶持政策,避免脱贫冲刺最后米掉队。如,调查所涉及的乡镇目前有名保洁员,贫困户约占70%,建议将月工资从元提高至0元;董姓村民63岁,老婆67岁有慢性病,儿子去世、儿媳改嫁后自顾不暇,按照政策其孙子不能被认定为孤儿,但是3个大人监护能力极其有限,应完善扶助政策,对类似的家庭加大扶持力度。统一授课,及时补课。中小学非毕业班级,备好优质课全省或全市统一播,减少城乡、区县、校际差异,积极预防近视。返校后补课做到4个1:返聘1批教师、每天多上1节课、每周少休息1天、暑假补课1个月。加快发展5G和物联网。近期实施宽带惠农工程,以便居家信息增富、在外远程视频监护。中、远期用5G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各行各业整体提升的同时,逐步缩小地区、城乡、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反差性差距。

(四)出台强农政策。

出台平抑物价政策。政府组织,通过跨区域调配、适当补贴,集中采购、送到村湾等协力市场平抑物价。产能基本恢复后,由市场调节物价。出台经济扶助政策。农村低息或免息贷款,保证农户、养殖主青黄相接,农资不缺;城镇企业减免税费、优惠贷款,保证企业不散、正常运转。积极助力耕种。搞好农资筹集、调拨、运输、配送,解决买得到、送得快的问题。

(五)助力群众就业创业。

拓展外出务工空间。组织务工,点对点包车补贴:主管部门组织搞好供需精准匹配、防疫手续对接,避免达到后还要隔离或溜达一圈又打道回府;包车(专列)就业,费用由输出地、务工者、输入地政府按商定比例承担(贫困户的费用由输出地政府承担)。拓展就地就业空间。乡村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力争镇有特色、村有特品。如调查所涉及的乡镇的某品牌大米可进一步挖掘潜力,提升品牌价值;笔者所在行政村位于某水库库尾,生态资源丰富,通过引进康养项目,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体育旅游产业等,增加就地就业。

(六)夯实农业基础。

拆田埂造大田。村民同意的,由政府、租用方、出让方共同出资,拆掉纵横交错的田埂,平整成大块平地或微坡地,既新增耕地面积,又便于机械作业、集中灌溉,农户按照耕地面积和质量权重分收益。打深井抗大旱。在地下水资源丰富、大旱较频繁的种养殖区,由政府和村民共同出资打深井,关键时保障“瓢水收碗谷”、人畜都饮水。发耕地维持补贴。对无人要的边角小散耕地,农户采取翻耕等措施维持耕地不荒芜、不焚烧荒草的,予以补贴。兴建乡村陵园。兴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微乡村陵园,引导村民从火葬后村湾分散棺埋转向乡村陵园集中盒埋,以安放乡愁、节约土地、减少火灾,等。

(七)强化村湾组织建设。

普遍设立自然村湾湾长。自然村湾是乡村治理的基本单元,由全湾村民推选德高望重、自愿服务乡邻的湾长,负责宣传涉农政策、组织“一事一议”、调处邻里纠纷、关爱困苦弱小,等。遴选优秀青年任村干。通过知识考查、组织考察与村民投票相结合的方式,优先从本镇、本县遴选优秀青年到村委会工作,提高工资和福利,实现找得到、留得住、用得好。精准派驻驻村干部。拓宽范围,注重选派熟悉农村、匹配需求(种养殖技术、科普先进文化、调处邻里纠纷,等)的干部驻村,实现多赢。

(八)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抵制邪教渗透风险。提前研究,组织干部、开明“乡绅”进村入户访谈、开导,避免个别村民滑入邪教。丰富乡村大喇叭。播放喜闻乐听的心理疏导、科普科技、文化产品,惠农政策、村务公开等。

(九)加强干部监督。

干部在干,群众在看;抓住关键的少数,才能汇聚最大公约数。强化工作监督、促进创业奋斗;解决干群忧愁,夯实执政基础。

图1农户房前屋后消毒

图2简易交通管制设施和宣传标语

图3代购基本生活物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