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年,农村非常流行稻田养鱼这种方式。刚开始的时候,有的农民会在自己的稻田里养十几二十条鱼。等到可以收割水稻的季节,养的这些鱼也可以为农民带来一部分收益。
慢慢地,大家发现这种在稻田养殖的鱼肉质非常鲜美,而且还有一种非常不一样的风味,所以稻田养鱼这种方式变得越来越火爆了,但是真正让稻田养鱼火爆起来的原因还是较高的经济收益。农民们发现稻鱼共生的模式不仅可以促进水稻的产量提高,还能获得水稻之外的收益,因此这个模式很快就火遍了各地农村。那么,为何现在基本绝迹了?老农说出实情。
其实稻田养鱼就是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模式,人们可以在水田里面养殖一些鱼虾蟹,让它们吃掉水田里面的虫子、虫卵。这样就可以减少水田里的病虫危害,也能减少杂草。与此同时,这些鱼虾蟹产生的粪便也是非常有营养的肥料,能够促进水稻更好地成长。所以双方是和平共处的关系,可以实现比较完美的生态系统。
理论上来说,这种方式是具有可行性的。因为它不用打农药,也不需要怎么施肥,人们就可以吃到更加健康、更加绿色的食物。另外,还可以额外获得水产带来的经济价值,提高农业系统整体的附加值。但其实,这种方式并没有火爆太久的时间就降温了,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原因是整体经济价值的优势不是特别明显。的确,如果使用稻田养鱼这种方式,农药的使用频率降低了不少,但是水稻的产量并没有都得到明显提高,甚至产量还没有使用农药和化肥的产量更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整体经济价值的体现只能依赖水田里养殖的鱼虾蟹。
人们在使用这种模式的过程中,期望最终出现的结果是1+12,但是事实却和大家想象得不一样。除此之外,为了提高鱼虾蟹的质量,农民们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精力。然而在水稻产量没有得到迅速提升的背景下,水田里养殖的鱼虾蟹出现了投入与产出不均衡的问题。
这是因为这种管理方式和传统的鱼塘养鱼存在一定的差距,它的流程要更加困难,付出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我们要知道,农民们之所以想要尝试这种方式,主要就是考虑到了经济效益。如果利润得不到保障的话,那农民们为什么还要做这个行业呢?
第二个原因是稻田养鱼没有办法实现大规模推广,不少农村的例子都充分说明这种模式最适合的是分散经营,而在大规模的种植环境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大规模的种植水稻首先考虑的就是产量以及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为了降低成本,现代农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使用机械化作业。这样的话,稻田中的鱼虾蟹根本没有办法保证存活率。
所以,不少稻田养鱼一般都是在一些山区的水田里,这里不能使用机械化的种植方式。而且这里的水稻产量并不高,经济效益也不高,这样的话,使用稻田养鱼这种方式就可以扩大利润。这种没有办法机械性种植的情况,会导致人力成本更高,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划算了。
第三个原因是养殖存在的困难。说起来,稻田养鱼其实近乎一种完美的农业方式,把农业生产,种植,养殖以及生态都结合到了一起。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养殖其实存在很多困难,既有生态方面的难题,也有技术发展方向的困惑。
比如在水生态环境这方面,怎么能保证养鱼的水质是安全并且无污染的,就是一个非常不好解决的问题。这是因为稻田养鱼需要的是活水,对深度有着极高的要求。更为重要的事情在于,在农村不少山区,梯田的水源都是统一协调在一起的。假设有一户家庭没有采取稻田养鱼的模式,而是采用的化肥以及农药,那就必然会导致下游出现问题。
结语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稻田养鱼在火爆了以后没多久就慢慢沉寂了。虽然想法是非常美好的,但实际上并没有让农民的收益提高多少。要知道,农民们在种田的时候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利益的问题,如果利益不高那也就没有选择的必要。所以,稻田养鱼被抛弃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了。
今日话题:曾火遍农村的“稻田养鱼”,为何现在基本绝迹了?老农说出实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