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沙河街道大水泊村南,紧挨着有两处总共占地约8亩的甲鱼养殖场,父亲任祥君的养殖场在西侧,儿子任需波的养殖场在东侧。两处养殖场每年出售甲鱼多只,年收入30、40万元。父子俩靠养殖甲鱼在村里率先过上了好日子,也算得上富甲一方、远近闻名。而他们的甲鱼养殖场,则是青岛地区迄今规模最大的甲鱼养殖场。
任需波与父亲任祥君
甲鱼养殖场脱胎于养猪场
大水泊村有个远近闻名的生猪购销市场。近水楼台先得月。现年61岁的任祥君在村里是个肯吃苦、头脑活络的人。25年前,任祥君就在村南建了一处养猪场,在繁育和育肥生猪的同时,兼做生猪购销生意。有感于生猪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任祥君在贩卖生猪过程中,经过到东平等有甲鱼养殖习俗的地方考察学习,觉得养殖甲鱼是个赚钱的门路。年任祥君放弃了生猪养殖,在养猪场就地建起了2个甲鱼养殖池,买进了甲鱼苗,开启了新的创业路。
养殖大棚
“一开始,不少人都笑话我,说我拿着钱作践。”任祥君至今还记得当初开挖养殖池时,前来干活的、旁边看热闹的村民投来的讥讽目光。
开弓就无回头箭。任祥君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养殖池里的甲鱼一天天长大。年,在养殖长达4年之后,第一批甲鱼陆续售出,任祥君赚取了第一桶金。那个时候,任祥君的甲鱼卖的特火,经常入账大把大把的票子,乡亲们看的都红了眼。
小甲鱼只有鸡蛋大小
“一开始的时候,斤八两沉的好卖,到后来慢慢地,1.2斤、1.5斤、1.8斤、2.0斤在市场畅销。眼下,2斤到2.5斤的最抢手。”任祥君售卖甲鱼单只重量从小到大的变化,也见证了中国居民收入逐步增加、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的过程。
子承父业开新篇
5年前,任祥君将养殖场的一部分交给了儿子任需波打理。他对儿子扶上马送一程,手把手教儿子技术,介绍自己熟悉的客户。本来就耳濡目染父亲养殖甲鱼多年的任需波,凭着自己的聪明劲儿,很快就成了甲鱼养殖的传人。
任需波打捞甲鱼
与父亲低调行事不同,任需波更乐意用现代网络媒体宣传扩大自己养殖场的影响力。近年来,他先后上了平度电视台、青岛电视台,成为特色养殖致富典型带头人。因为经常接受采访,他还给自己施加压力,学会了说普通话。
青岛电视台乡风海韵节目采访任需波
注册“百岁泊”商标,小木屋孵化乌龟亲子体验,使用富硒养殖技术,网络销售甲鱼礼品盒。紧盯市场需求,让任需波的甲鱼养殖生意越做越好。
甲鱼孵化小屋
甲鱼蛋
与南方甲鱼不同,他们养殖的北方甲鱼每年要休眠6个月左右,养殖周期长,从孵化到育肥出售一般需要4年左右时间,最终甲鱼能长到2—2.5斤。而且,饲喂的食物都是大沽河的小鱼小虾、小海鱼、配方饲料、新鲜的蔬菜汁,每天定时、定点、定量投放在饲料台上,从而保证了甲鱼的上乘品质,因此广受市场欢迎。
饲料台上的小鱼
乐意让甲鱼被更多人熟知和享用
甲鱼喜静怕动,生性刚烈,一旦受到惊吓,便会潜入水中,蛰伏不出。所以,在甲鱼养殖场,想要近距离地欣赏它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常让拍摄电视节目的记者有些无奈。有时候,为了能抓拍到这些家伙,往往要等上几个小时。
被捉后,脾气暴躁的甲鱼不仅要掉了自己的前爪,还紧紧咬住记者手中的筷子
去年秋天开始,任需波应蓝树谷青少年体验中心邀请,合作建设水生物馆。几个月来,任需波经常奔波在建设工地和养殖场之间。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建设,水生物馆在今年5月份开馆接客。任需波养殖的多头甲鱼,被迁往新居供人观赏。这些优哉游哉、慢条斯理的“慢生活一族”,引起了到场参观的小朋友极大兴趣。
水生物馆
即将在平度举行的首届中国美食文化节,也把任需波的甲鱼作为平度市的名优食材进行推介。而任需波,眼下正忙着与酒店厨师一起,探讨甲鱼各种不同做法,好让这抗病抗衰老的美味佳肴,走进更多百姓餐桌,也为平度美食赚取更多荣誉。
与厨师探讨甲鱼做法
凉拌甲鱼
阳光下的甲鱼养殖大棚,随着水面微波荡漾,一只只甲鱼悄无声息地爬上饲料台,开始了它们懒散的取食、休憩和嬉闹。在这个小小世界里,它们才是真正的王者。
包装待售的甲鱼蛋
认准正宗“百岁泊”品牌
白沙河
故事
把你知道的,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感人的、有趣的故事,讲给我们,我们再讲给大家听.....
白沙河故事栏目联系
来源
白沙河街道宣传办
撰稿
李永强
策划
李 倩段伟娜
编辑
段伟娜
魅力新城区·灵秀白沙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