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下半年,笋壳鱼消费量开始增加,从8月中旬笋壳鱼低价触底反弹以来,价格开始持续上涨,短短十来天时间便涨了8元/斤(杂交笋壳鱼),一度涨至30元/斤,虽然近期鱼价有所回落,目前为8元/斤左右,但有业内人士认为,接下来几个月节假日较多,是笋壳鱼走量的最关键时节,价格还有上涨空间,甚至可能突破40元/斤大关。这条鱼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养殖热点呢?今天,我们来了解它的养殖习性。
文
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钟小庆
笋壳鱼学名云斑尖塘鳢,由于其体形似笋壳,故名笋壳鱼。该鱼原产于东南亚,最大个体可达5到6公斤,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名贵的淡水鱼品种。该鱼价值高,价格坚挺。过去,在广州水产批发市场规格克以上的每公斤10元,现在该鱼塘头收购价格规格克以上的每公斤是60左右元,是一种高档名贵食用经济鱼种。
笋壳鱼生活在有微流水的沙泥底层和草丛中,喜穴居,性温顺,不善跳,耐低氧;适温15℃-35℃,最适温5℃-30℃,10℃以下死亡;能在pH为5的酸性水体和盐度为1%的咸淡水中生长。幼鱼以水中微生物为饵,成鱼捕食小鱼虾,耐饥能力强。人工养殖可驯喂下杂鱼及合成饲料。
在诸多名特优养殖品种中,笋壳鱼人工养殖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的,这是由该鱼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决定的。例如该鱼为底栖穴居性鱼类,在自然环境中,该鱼常栖息于水质较清或有微流水的江河、水库、池塘的底部沙泥或草丛中,也常栖息于岸边的沙石缝隙、洞穴及杂物中。该特点就决定了人们在开展该鱼商品鱼养殖时要将该要求凝聚在一点上,需要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为该鱼健康生长营造一个优良的场地设施环境和提供一个更为完善的生产条件。以池塘养殖为例,养殖池塘面积以0.15-0.4公顷为宜,水深1.5米以上,淤泥少、有换水条件、水质良好。水面可适当放养些水仙或浮萍,塘底放置筒状物、旧轮胎等物件做成的“鱼屋”。同时,要精准把握该鱼苗种放养密度,目前笋壳鱼种苗大多是从东南亚国家引进。投放鱼种应在天气稳定、水温0℃以上的时候进行,每亩投放-3尾,投苗前可用10微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0分钟以消毒防病。鱼苗先在池塘的一角用密网圈养-3周,以后再撒网放养到大塘中去。
该鱼为肉食性鱼类,但与其他肉食性鱼类如斑鳢和鳜鱼等相比,它生性并不凶猛。其食物组成随不同的生长阶段而不同,其中成鱼主要以水中的各种小鱼、小虾、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幼体为食,也食一些新鲜的动物肉碎屑等。该特点就决定了该鱼的饲料投喂,要控制投喂总量,同时饲料品种要多样化,养殖一口塘笋壳鱼,同时也要配套养殖数口塘的饲料鱼,饲料鱼的品种也不能单一,且规格具有适口性,这就提高了该鱼养殖技术复杂性、艰巨性和推高了该鱼的养殖生产成本。笋壳鱼为肉食性鱼类,幼苗期摄食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长至厘米以后开始捕食鱼虾幼苗、小昆虫。故人工养殖投放鱼种前的塘水,应培育有一定数量的浮游动物,并适当投放些鱼花。鱼种进入大塘后,可继续投喂大小适当的鱼苗(虾苗),也可以在鱼种标粗阶段驯食冰鲜及下杂鱼,直至养成。每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3%,故投喂量为早餐占1/3、晚餐占/3。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调节和和分塘养殖。笋壳鱼耐低氧,目前亩产数百公斤的密度可不必使用增氧机,水色以偏肥、绿爽为好,pH值在7以上。养殖后期可适量换水或每月用5-10公斤/亩生石灰全塘泼撒。鱼苗期过后,每亩混养0-30尾花白鲢和30尾鲫鱼,有利于调整水质。
过去,由于该鱼人工养殖尚未在国内发展起来,产品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而现在,该鱼已经成功实现全人工养殖化,其中主要养殖的是杂交笋壳鱼,即泰国笋壳鱼和澳洲笋壳的杂交种。目前,广东的东莞、江门、中山以及顺德等塘鱼主产区也是该鱼养殖主产区,已经出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其中松湖水产就是一个成功例子,该公司就是专业从事该鱼原种保有、良种选育和苗种繁育的龙头企业,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在该企业辐射带动下,许多养殖户尝试养殖该鱼,喝到了头啖汤,赚到第一桶金。目前,该鱼商品鱼除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外主要供应华东的浙江、江苏和上海以及华中的武汉以及华北的京津唐等地的高档酒楼食肆,以当下该鱼市场表现,如果扣除饲料、人工和塘租,每公斤获利30-40元,赢利水平尚可,依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不论您是水产养殖业者抑或是水产品消费者,该鱼都是一个热点,都值得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