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国内猪价持续低位,更有行业人士认为,经历大涨后,猪价已经进入熊市阶段!大起大落,似乎成为人们对近年猪价走势的印象,而刚刚恢复元气的玉林养猪业也再次面临挑战!然而记者采访玉林市银保监局却了解到,玉林市创新驱动银保融合,近年推出一系列“猪保险”产品,或能避免玉林养猪业重走过去的覆辙。
给猪上保险可贷款
生猪复养关键在于养殖的高风险是否能被有效转移,启动资金是否充足到位。去年,养殖户在遭受疫情影响后,重启复养面临信心不足、资金不足等困难,很多养殖户直言“不敢也无力”。一直以来,生猪养殖风险较高,同时养猪户普遍缺乏传统合格抵押品,这成为向银行申请贷款过程中的一个痛点。
对此,玉林市银保监分局主动作为,深入调研生猪复养堵点难点,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开展生猪活体抵押贷款。养殖户可将生猪活体(包含能繁母猪、育肥猪、种猪等,经保险公司对活体养殖风险进行承保)作为抵押,向银行机构申请贷款,用于合法经营活动所需资金周转,有效破解养殖户抵押物不足的难题。
与此同时,针对生猪复养中“养殖技术水平不高、抵押物管理不到位、养殖户负担大、养殖风险大、银行不敢贷、监管力度不足”等6个方面难题,玉林市银保监分局通过整合资源强化政策协同发力、完善制度机制实现闭环管理,逐步形成了一套“六有保障-安心复养”标准化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模式,即养殖技术有保障、风险抵抗有保障、贷款安全有保障、押品管理有保障、政策优惠有保障、规范监管有保障,实现了养殖户安心养、银行机构大胆贷、保险公司放心保的良性循环。
年4月,广西国鼎牧业有限公司获得了玉林市首笔生猪活体抵押贷款万元,用于购买种猪及饲料,生猪产能快速“回血”,现在该公司生猪存栏量增长50%以上,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支持复养成效明显。“这个产品强有力地支持了玉林的生猪养殖复产!”玉林市水产畜牧业协会会长庞宏志说。
养猪户前期要投入大量资金建栏舍、买猪仔,往往在后期买饲料时出现资金短缺,但却因为没有抵押品而无法获得贷款支持,这一问题在去年的生猪复养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该产品的出现犹如及时雨一般给复产市场给予了资金的“浇灌”,强有力地支持产业复苏。
截至今年5月末,玉林市生猪活体抵押贷款1.69亿元,比年初增长49%,抵押生猪的保险保额达2.46亿元,贷款余额、保险保额均为全区第一,试点工作走在了全区的前列,有力支持了生猪稳产保供。而陆川县委、县政府在广西率先将活体抵押生猪商业保险纳入地方财政补贴险种,养殖户缴纳保费实现减半,所需承担的保险费率降至3%,达到全区同类产品最低费率水平,大幅降低了养殖户办理生猪活体抵押贷款的综合成本,成为生猪活体抵押贷款发放最多的县。
猪期货给养殖户吃下“定心丸”
挥动金融的“魔术棒”,提升养殖户的抗风险能力!年1月8日9时,这是玉林养猪业的一个重要时刻。大连商品交易所生猪期货首日上市开盘之际,玉林市银保监分局积极加强对辖内保险机构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指导与支持,大力推动人保财险玉林市分公司与专业期货公司的合作,设计推出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这一基于“保险+期货”产品,并分别在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北流市、容县、玉州区、福绵区7县(市、区)完成签约出单,为9名生猪养殖户的头生猪提供了约万元的风险保障。
“保价止损,让养殖户吃下‘定心丸’!”人保财险玉林市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黄学敏介绍说,业内人士都知道“猪周期”,这是由于生猪价格有着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当生猪价格上涨、利润较高时,存出栏总量会迅速抬升引发生猪价格下跌;当价格下跌、亏损较重时,存出栏量迅速下滑促使生猪价格上涨,从而容易出现因生猪价格波动导致养殖户增产不增收的产业风险。而生猪价格“保险+期货”产品可谓是“猪周期”的“克星”,积极运用保险风险保障功能来调节,当保险期间内的保险生猪实际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向投保客户进行赔偿,实现有效降低上述风险。
今年4月25日,因保险期内的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养殖户遭受了经济损失,人保财险玉林市分公司积极核实报案情况,迅速开通理赔绿色通道,最终支付生猪期货价格保险赔款合计28.29万元,“太值了!”养殖户看着到手的赔款开心地笑了。
生猪价格“保险+期货”产品能让生猪更保值!玉林市银保监分局副局长黄素霞告诉记者,“年1月推出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是探索‘保险+期货’模式的一种保险产品创新,在生猪养殖户因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猪肉价格低于目标价格造成损失时,由保险公司按合同约定给予经济赔偿,这将有助于减轻市场价格波动给养殖户带来的影响,稳定收益提振养殖户复养信心。”
原标题:生猪上保险养殖更安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