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发展 >> 正文 >> 正文

螃蟹养殖技术篇河蟹池塘水草疯长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2/6/3
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厂区采购贾老师(全国包邮)

水草管护作为生态养殖河蟹技术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影响河蟹产量及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特别是高温季节来临前,科学的水草管护技术可解决水草“疯长”问题,有效防止水草上浮、腐烂引发的“坏水”现象。

笔者在日常技术推广工作中,总结了以伊乐藻、黄丝草、轮叶黑藻、苦草等为主的复合型水草管护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现介绍如下:

  1、管护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水草的长势决定水质好坏,更是决定河蟹养殖产量高低的关键因素。水草管护不到位易引起水草上浮、腐烂,导致水质恶化,引发河蟹病害,为此,加强蟹池后期的水草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前期主要以水位高低来控制水草长势,后期主要以割茬来抑制水草生长。

 1.1控制水位   水位的深浅直接影响着水草的长势,可依据河蟹各阶段生长需求逐渐加深,以水草不露出水面为准,确保水位达到“春浅、夏满、秋适中”。

一般2月-3月,水位控制在20-30cm,以利水草栽种;

4月-5月,水位控制在40-50cm,充分发挥水草的光合作用;

6月-8月是全年温度最高的季节,也是河蟹生长旺季,水位控制在60-90cm;

9月份以后,水位顺其自然。

  1.2调节水质   水质与水草是水体环境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水质可促进水草的生长,较好的水草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可通过添(换)水、施用生物制剂的方法来调节水质,控制水草长势。

(1)适时添水或换水。根据蟹池内的水位情况适时添加新水,一般每次加水数量为5cm左右为宜,加水时,应缓慢加入,不能一次加水过多。换水时应边排边注,使池水呈微流水状。

(2)定期调水。结合天气变化,在晴天定期使用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改善底质,一般5月份前半月使用一次,6月-8月每7天使用一次,使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

  1.3割茬   伊乐藻是当前河蟹养殖生产中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水草之一,但高温季节最易出现“疯长”、封塘和上浮、烂草的现象,为此,应视水草长势及时进行割茬,控制池塘中的水草高度,为河蟹生长营造适宜的优良环境。   1.3.1割茬时间   水草生长的快慢不仅直接影响到水质的变化,而且影响到蟹池水体环境的好坏,为此,根据水草生长情况,适时进行割茬,一般割茬时间在河蟹生长旺季、水草长速最快的4月下旬至7月上旬。   1.3.2.割茬方法   4月底5月初,当水草出现“出水”时,应采取交叉刈割或开通风道的方式,割去伊乐藻上半部分,将其控制在水下10-20cm处。在高温季节来临前,一方面可按“+”字或“米”字形连根拔除,以通过增加水体的光照量来促进水草的光合作用,通过促进水体流动来增加水中溶氧,且方便投饵。

如果出现全塘伊乐藻上浮,可拉上绳索并用竹桩将其固定在水下呈东西走向、宽5-6m的水草带,这样水草既不会腐烂,又能净化水质,同时也能降低水温。

  2、注意事项。   2.1及时捞除上浮水草。

当水草的覆盖率在50%以上,于白天浮出水面,晚上沉到水下的水草,若发现其沉到水下后不再上浮,需及时捞除;若上浮水草无新根或新根呈黑色,应及时将其捞除。   2.2一次加水不能过多。

一般加水3-5cm,如遇水草生长过快,应提前加深池水,保持草头没入水面30cm以下,以抑制其生长。   2.3把握割草时机。

每次割草量不能过多,可以分点交叉割除,割草量最好控制在1/3以下;遇闷热天气,气压过低,可暂时不要割草,待天气和气压状况好转后再割;割草后应改良底质,防止水草割除时,搅动池水引起烂根而败坏水质,引起水体缺氧。

 3、生物控草

以菌控草,以藻控草,其原理都是通过菌类或者藻类的繁殖,对水草形成竞争关系,水草吸收的营养减少,生长速度减慢,区别于其他化学类的控草产品,生物控草更加安全,停用水草即恢复生长,不担心水草彻底趴地不长。

螃蟹专用全系列产品厂家采购贾老师

点开下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