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寿光沙阿村村南的一个大棚里,掀开覆盖在地上的草帘,里面是一只只大个头的白玉蜗牛,养殖户陈继广正在娴熟地给蜗牛喷水。
陈继广介绍,中华白玉蜗牛全身是宝,肉质肥嫩、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另外蜗牛粘液可加工成护肤品,深度加工大有可为。
说起蜗牛养殖,陈继广是偶尔在网络上看到的,他看中的就是蜗牛的综合利用价值和市场需求量,后经过考察,他便下定决心养殖白玉蜗牛。
陈继广说:“比较来说是很好养,比养鸡、养鸭、养猪的好养多了,最起码它是冷血动物,得病率很低……通风就可以,别缺了氧,控制温度,别太高也别太低。”蜗牛养殖技术非常容易掌握,虽说陈继广是个养殖新手,但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的规模便已经扩大了十几倍。
白玉蜗牛养殖时间短,喂养简单,以蔬菜水果喂食,陈继广大大小小三万余只蜗牛一天的食量可不是小数目,为了减少成本的投入,他将养殖地选在了寿光。
陈继广说;“起码去物流园,蔬菜不花钱,人家不要的菜都扔垃圾了,咱把好的捡回来养蜗牛。这里面就省下一部分费用。”
再过两个月,陈继广养殖的第一批白玉蜗牛就将进入销售期,现在市场价是二十六元一公斤,目前他的这些白玉蜗牛已经被订购一空。别看小小的蜗牛爬的慢,可是赚钱并不慢,用陈继广的话说,财富都是蜗牛一步一步爬出来的。
说到未来,陈继广说下一步,他准备扩大规模,再多养几组。
大棚里养蜗牛,
的确是一件不太常见的事儿。
但在山东,
这样的特色养殖还真不少呢,
一起来看~
1
济南“金蝉村”
靠抓金蝉,村里年入万
位于济南章丘区的辛丰村,就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金蝉村”。这里的村民靠抓金蝉,一晚上就能挣上千元。去年,辛丰村仅凭金蝉,就有了多万元的收入。
在辛丰村,金蝉叫“神仙儿”。靠摸“神仙”挣的钱,对很多村民来说,是收入的重要来源。
年,辛丰村开始发展果木经济,种植的果树为金蝉产卵提供了天然场所,充沛的水源,丰沃的土壤,使得这里的金蝉量多个大。
每到夏夜,全村老少集体出动,拿着手电和小水桶到果园里摸“神仙”。村道旁形成了小型的金蝉交易市场,价格高时,能卖到一块五一只。
“吃完饭,就跟玩儿似的,散着步就能抓上百个。”
辛丰村现任村支部书记董道鑫表示,“现在村里主要有两大产业,林上经济——苹果,林下经济——金蝉,这样老百姓有两个收入,每年的收入也非常可观。”
自从3月份下了禁食令,村民都十分不安。金蝉是否在禁食名单里?到底还能不能养?一时间,成了辛丰村村民的一件心事。
而近日山东确定了13种禁食陆生野生动物,金蝉不在其中。这让董道鑫异常开心:“听说了以后非常高兴,以后的一些项目就可以做了。”
2
潍坊“蚂蚱村”
一个蚂蚱棚顶二十亩花生地!
临朐县沂山风景区伏峪村是远近闻名的“蚂蚱村”。他们整个村是以蚂蚱为产业,仅仅是属于合作社的养殖棚,就有多个,蚂蚱产值能达到万左右。
年,伏峪村成立了蚂蚱养殖专业合作社,到现在已经三年多时间,蚂蚱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一个蚂蚱棚就可以顶二十亩花生的收入,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就在大家干劲十足的时候,2月24日出台的“禁食令”,给村民们泼了一盆冷水。要是禁养了,会影响到很多家庭,下一步的发展就会非常困难。
山东这次发布的最新通知,13种需要进行处置的在养禁食陆生野生动物中并不包括蚂蚱,这让村支书王俊利喜出望外。
王俊利说,因为之前不知道蚂蚱会不会被禁食,客户们都不敢要太多,现在没有被禁养,村民们都“去了一块心病”,接下来他们可以放心地扩大规模了。
3
菏泽郓城“鳄鱼潭”
十几个小年轻与多条鳄鱼“同居”的日子
在菏泽郓城的鳄鱼潭养殖基地,有十几个小年轻与多条鳄鱼过着“同居”生活。
养鳄鱼需要反应灵活,而且要有劲,所以鳄鱼潭的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80后、90后。平时他们除了照顾鳄鱼,还会用短视频和直播记录下养鳄鱼的点滴。
有喂鳄鱼的、有给鳄鱼铲屎的、有抓鳄鱼的。粉丝都是几十万,好几条视频的点击量甚至突破了百万。
他们不光发展鳄鱼养殖,还发展鳄鱼销售和一系列深加工,鳄鱼皮可用来制作皮具,如皮包、腰带、鞋子等,销售到全国各地。
养殖区责任人赵连友告诉记者,这些鳄鱼看起来步履蹒跚,实际上它们的听觉、视觉都极其灵敏,身体的各段活动也都很灵活。给鳄鱼喂食时要十分注意,鳄鱼摆动45度的地方是危险的地方,只有它的侧面是安全的。
赵连友还说出了一个冷知识:看起来十分凶猛的鳄鱼,居然胆子小。赵连友说,鳄鱼的习性就是胆子很小,饲养的过程中要静养,不要去打扰它们。
4
济南小伙养蝎10年:
用蝎子“按摩”,被蛰过多次…
今年29岁的孙立超养蝎子已经10年了,蝎房从最初的20平方扩大到了平方,能容纳30万只蝎子。
在他的蝎房,孙立超向闪电新闻记者展示了他“百毒不侵”的神功:他把手伸进了装着密密麻麻的蝎子的盆里,看着十几只蝎子在手臂上爬来爬去,“麻麻的,像揪汗毛一样舒服。”孙立超很享受地对记者说。
孙立超形容被蝎子蛰到的感觉,“就像烧红的针在心上扎一样,一点也不夸张”。养蝎10年,孙立超被蛰了多次,有时候一天蛰两次,“很正常,因为看前面,后面看不见,一不留神就被蛰了。”
第一次被蛰特别疼,孙立超用水冲、用风油精、用肥皂,各种办法都不管用,疼了一晚上,到第二天是早上还在疼。如今,孙立超已经有了“免疫力”,被蛰之后,“半小时就不疼了,现在也基本上都不生病了”。
“蝎子按摩”的绝活,是孙立超想在网络直播平台吸引眼球,才开始练习的。第一次拍视频是在年,那条视频在网络上播放量到了70多万,这激发了孙立超拍视频的热情。
他开始在网上直播蝎子养殖、与网友连麦,讲解蝎子养殖技巧。如今,孙立超百分之九十的订单都来源于网络。
如今的孙立超完全不愁订单,一年收入30万,他还带动包括2名贫困户在内的30户村民一起养殖蝎子。
(齐鲁网·闪电新闻)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