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优势 >> 正文 >> 正文

地方篇58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科协五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3/4/22

编者按

年7月,中央首次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成为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里程碑。5年来,中国科协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战略部署,扎实推进科协系统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组织和群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5周年之际,“科协改革进行时”推出“落实群团会议精神”特别栏目,重温总书记要求,生动展现近年来包括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在内的科协系统改革创新实践,强化新时代科技群团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

射洪县科协积极推动农技协联合会改革,以“增效、增长、增值、增容、增收”为核心,以科技服务为支撑,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点”在基地园区,“线”在竭诚服务,“面”在乡土田野,“效”在助农增收,探索出了农技协改革发展新路径。

背景

作为遂宁市科协落实中国科协“科协基层组织深化改革试点”单位,射洪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现有团体会员20个、个人会员人、贫困户户,涵盖柠檬、灵芝、杂柑、莲藕等18个专业领域。按照中国科协《试点改革任务书》要求,遂宁市科协立足“四服务”职责定位,聚焦“强三性”“去四化”目标,积极主动作为,指导射洪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实施增效、增长、增值、增容、增收五项改革举措,推动农技协联合会“由虚向实”转型升级改革,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聚焦基地建设强带动。在试点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联合会的龙头协会作用,打造农产品示范基地,引领农民拓宽增收渠道,培育脱贫“造血”功能,带动农村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共同发展致富。一是园区示范重在“带”。在瞿河乡流转土地多亩建设柠檬标准化示范种植园区,辐射带动10余个乡镇、30余个行政村种植柠檬3万余亩,帮助户均增收元以上;在洋溪镇、沱牌镇等5个乡镇18个村流转土地余亩建立食用菌栽培基地,带动余户农户开展食用菌栽培,实现农民人均年增收元以上。二是大户试点重在“推”。在双溪乡、太兴等3个乡镇9个村流转整合土地余亩建立品牌土鸡养殖基地,通过“协会+农户”模式带领余户农户开展生态养殖,帮助农民年人均增收余元;在东岳乡、金家镇等5个乡镇10个村承包余亩土地建立直营香桂种植基地,通过多种合作经营模式带动22个乡镇6万余户农户发展香桂种植基地5万多亩,帮助余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户均增收达到余元。三是基地延伸重在“扩”。在金华镇、万林等乡镇建立5个魔芋种植示范基地,总面积达亩,带动10余个乡镇、20个行政村的农户发展魔芋种植,成功帮助户贫困户脱贫、4个贫困村摘帽。

二是厚植科技力量优服务。指导联合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提升农技协科技服务能力,初步实现联合会社团专家化。一是“纳贤”。聘请高校专家教授20余人作为联合会常年技术顾问,专门负责联合会农技指导服务和决策咨询工作。二是“搭台”。邀请高校专家教授16人建立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组建成立射洪县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专家智库,负责研究符合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探索新农村代种代管代收模式,指导农业种养殖技术。三是“联手”。开展校企合作,成立四川农业大学专家工作站,结合开展新农村大讲堂活动,对农技协会员、农村贫困群众进行现代农业技能培训。目前,已先后举办培训班4期,参加培训余人次。四是“发声”。建立多尔虾、柠檬基地等科普e站8个,建立村级科普宣传服务站6个,创建蜀之味电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