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市场 >> 正文 >> 正文

关于罗非鱼的养殖技术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3/6/6
白癜风复发难治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50921/4699297.html

罗非鱼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的一种鱼类,但是也是一种食用经济较好的鱼类,其中的原因无非是肉质鲜嫩,鱼刺较少,蛋白质与八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的营养物质,其中富含谷氨酸和甘氨酸的比例特别高,所以吃罗非鱼,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在对人体的营养成分进行补充,因而比较受欢迎。

罗非鱼的原产地是在非洲,开始的时候是一种外来入侵生物,但是后来被我国大量的美食爱好者发掘为一种经济效益很好的养殖鱼类。罗非鱼的养殖有成长速度快,产量易高,杂食性天性,抗病性强的优势,因而广受养殖户的喜爱,那么,如吃美味的罗非鱼,应该如何养殖呢?

1投苗前的做好准备

1.1育苗池准备

育苗池应交通便捷,水源充足零污染。水花培育夏花以每池~m2为宜,过多不利于分筛操作和匀称投饲,从而影响培育苗种的整齐度;夏花培育规格鱼类以池~m2为宜。

1.2清塘

播种前7~10天,沥干池塘水,平整池底,清理杂草和垃圾,沥干多余的池水,并保持在10cm。1亩用生石灰90kg或漂白液10kg调浆全池泼洒,杀灭野杂鱼,对水池杀菌消毒。病害较多的老塘留60~65cm水,带水清塘效果更强,1亩用生石灰kg或漂白液20kg调浆全池泼洒,2~3d排干池水待放苗。

1.3育苗池漏水

清塘一周后药效消解,将渔池灌水至60~65cm,进水管用鱼苗网箱阻拦,避免野杂鱼进到。

1.4水质监测

灌水进行即进行水质检测,主要检验池水ph酸碱度、水质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成分。用pH试纸及常见水质分析仪测到数值,再对比养殖规范数值看是否完全一致。若无测试仪器,可用塘底水5L左右装在氧气袋里,放进10~20条小鱼充co2通水二十四h,通过观察小鱼是否生存、活动情况是否正常只能推断出清塘药效消解水体合格与否。罗非鱼水花清水下塘不错,因水花鱼苗柔嫩,经长途运输体质较差,肥水下塘极易出现不适应情况。待鱼苗下塘融入后,通过泼喂豆浆或饲料慢慢肥水更安全。

1.5水花下塘

1)放苗密度。以1亩15万~20万尾为宜。

2)放苗时间。水质监测2-3天后,只能释放幼苗。幼苗释放的最佳时间是上午9-10点。然而,在常温条件下,没有必要等待最佳释苗时间。幼苗通常在收到鱼苗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后立即释放(见幼苗释放操作),以避免鱼苗长时间留在袋子中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3)放苗操作。首先,取出苗袋,加入2-3L井水或山泉水和过滤后的煮蛋黄汁(1.5个蛋黄),然后充入二氧化碳,使喷水炒菜能充满改良袋内的能量,恢复体质。其次,将处理后的苗袋放入苗池中自然浸泡0.6-1小时,控制温度,使袋内外温差低于+/-3℃..随机选择1个苗袋试放,方式是解开苗袋加渔池水至2/3袋,翻卷袋口在河面漂15~20min让其再次融入,随后压低一面袋口让鱼苗自主游出袋口。若鱼苗在池水里游动自然,无在河面打转等异常情况,说明鱼苗已能融入池水环境,可将其他剩下鱼苗按一样方式全部放掉;放苗过程中若出现不适反映,应再次控温观察待放。另外,当苗袋浸泡在苗池中释放时,如果阳光强烈,必须用棚遮蔽或用喷淋式氧泵用水冷却,否则袋中蒸汽的温度会迅速上升,导致鱼苗死亡。

2日常管理方法

2.1投饲

前10日投用黄豆乳,每天1亩2~3kg的量分成3次洒到全槽中投用,分别在早上9~10点、下午2~3点、中午5~6点投用。无研磨浆的条件可以用蛋白质含量高的超微粉混合饲料代替,同样将粉体制成浆后,每天分3次喷洒到全槽中进行喂食。十天之后,鱼苗变成了干粉。这时,鱼苗仍然不大,游泳也很差。它们应沿池塘均匀分布,每天每亩投喂3~4公斤。今后,投喂量将根据鱼苗的投喂情况逐步增加。如果连续下雨,喂食量将会减少或不减少。

2.2监测

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幼鱼的活动状况。鱼苗的游泳条件和体色是否正常;如果鱼苗行动迟缓,体色发黑异常,应立即捞出检查;幼仔最有可能感染轮虫,如果发现应该立即治疗。其次,看看水的颜色变化。经常检测水体中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指标值,看水的颜色是浅绿色还是明亮的。任何异常都应立即调整。三看池塘进水通漏状况。检查水池的渗漏,防止洪水进入水池。

2.3填补水源

投苗十天后可加水15~20cm,以提高鱼苗主题活动室内空间和池水溶氧室内空间,防止鱼苗浮头。随后隔一周左右再放水多次,每次放水15~20cm。如果水体太胖,可以排出更多的水;如果水体颜色太差,一些旧的水可以用新的水代替;进水口和出水口必须被网箱堵塞。

2.4水塘充氧

每个育儿池应配备一台0.8英寸或单相射流氧气泵,该泵应在晴天下午、午夜或雨天后的早晨启动。

2.5鱼苗分池

幼鱼的水花在20天后成长为夏花规格(多数的6~7个早上,极少数的8个早上),身高达到1~3cm。此时,幼鱼的饮食活动能力出现了显着差异,再一次池塘培养育苗密度过多,规格差异很大,并且相互发生剩饭的情况下,必须在同一池中饲养筛出池塘饲养,规格相同或相近的食物。鱼苗分养密度根据水塘情况或方案出塘规格而定,水塘多或必须出塘规格越大却放养密度低,相反则可适度密养。若鱼苗长有寄生虫,在拉网筛粉最易死苗,故拉网分筛前2~3d要泼洒杀灭寄生虫的药物,过筛余塘进行后要消毒杀菌,使受伤鱼苗足以恢复体质。

3病害防治

3.1车轮虫病

车轮虫病用人之长眼见出不来,鱼苗出现体色发黑、离群独游,可捞出用光学显微镜查验诊断。较小的患病鱼可以立即放在载玻片上进行检查,焦距可以通过一个小的放大镜进行调节,以观察尾鳍上有许多像轮子一样移动的小昆虫,即轮虫。较大的鱼苗可以刮去鱼体或鳃上的粘液进行检查。车轮虫病在鱼苗下塘后3~7d只能发生,这时须用高效率、低毒、低残余的车轱辘净或车轱辘清等杀灭车轮虫的药物按药物标注的使用量和方式处理。常常病发的渔塘需每多月认真仔细处理多次。

3.2细菌性尾腐病

患细菌性烂尾烂身病的鱼苗头顶部、嘴巴破溃泛白,尾鳍糜烂,身体鳞片疏松脱落。在霉虫网等上涂抹抗菌药,以显示量对池全体泼水,严重的情况下第二天多次泼水,同时用磺胺嘧啶溶解水混合饲料,给予3~4d,混合的量每千克投用10g。

3.3细菌性烂鳃病

患细菌性烂鳃病的鱼苗体色变黑,鳃丝肿胀粘液多,粘染污泥。某病诊断病后每立方水用生石灰粉3g全池洒出(水位线1m用生石灰粉20~20kg),也可用二氧化氯等除菌药品按标明量全池洒出。然后将抗菌药物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按照标签与饵料混合,喂养3-5天。

3.4水霉病

水霉病经常发生在20℃以下的低温水环境中。如果鱼体因拉网、运输等而受伤。并且低于20℃的低温时,会引发该病。此病症状较明显,受伤小鱼黏附着棉絮状物质,捞起小鱼反倒不易看清。这种疾病容易引起暴发性感染,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鱼苗拉网转塘、运送实际操作时姿势要节奏轻快,苗塘用生石灰粉或漂白液用心消毒杀菌,鱼苗运送或转塘时要3%的氯化钠溶液或别的消毒液消毒杀菌后入池。发现此病应及时用水霉净、霉虫净等药物按标注全池泼洒。

其实简单而言,罗非鱼无非要做好投苗前的准备,随时监视池水的情况;其次就是投放混合饲料喂养育苗。以及预防车轮虫病,水霉病的危害,保持鱼苗的健康成长就可以了。

好了,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养殖罗非鱼的技巧,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学到,如果你对本文的内容感兴趣,欢迎在下方的留言区,写上自己的一下见解和心得,或者对小编的提出一些建议或者意见,小编有时间会一一回复互动的。如果你对小编的文章感兴趣,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