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工业化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史,如果用阶段划分,依靠土地、劳动力要素投入的传统农业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直到年前后,工业元素导入,蒸汽拖拉机出现,尔后又出现了柴油拖拉机,改变了传统农业的要素配置方式,现代农业在全球开始萌动。年,工业合成氨技术的发明催生了化肥工业。年前后,玉米杂交技术出现,标志着工业化育种时代开始形成,挖掘了农业生产潜力。年前后,合成农药的诞生,大大减少了作物损失。化肥、农药、农业机械以及现代育种等工业元素的不断渗透,元素彼此间的融合以及工业元素对传统农业要素的替代,赋予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农业工业化的时代特征。农业现代化推进到今天,以现代农业的产业特征看,从田间到餐桌,农业生产链的每一环节和场景,工业元素几乎无处不在。现代育种代替传统家庭育种,生产过程的化肥、农药、机械投入以及产后的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工业元素几乎无处不在。简言之,农业现代化过程就是农业工业化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有鲜明的渐进性、多元化和长期性特征。渐进性——区别于自给自足传统农业在全球几千年的发展史,农业工业化产生的现代育种技术、化肥农药以及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推进形成的现代农业模式不过两百年的成长史。从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和未来看,基于工业化基础的表现的工业元素先渗透,而后融合,最后替代传统农业要素资源的渐进性特征逻辑清晰。多元性——从全球农业发展史看,基于各国农业资源禀赋和工业化进程表现各异,农业工业化对各国农业模式的影响甚大。新大陆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人少地多,注重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着眼提升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而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以及荷兰、丹麦等欧洲国家,人多地少,注重发展生物技术,着眼提升土地产出效率。在中国基于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各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条件不同,工业元素的应用也不尽一致。农业工业化在全球和中国都表现出多元化特征。长期性——相对于传统农业的千年发展史,工业化在人类发展史上只有几百年历史,工业元素引入农业的历史更为短暂。而从渗透、融合、替代的渐进性角度观察,农业工业化现阶段更多处于渗透、融合的阶段,工业元素完全替代农业要素的时代则刚刚来临,从而使农业工业化表现出长期化趋势。然而,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明显地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也赋予了农业工业化新的内涵特征。换言之,如果说现代种业、化肥、农药以及机械等工业元素终结了传统农业的命运是一场革命,是农业工业化发展的上半篇文章。那么,以数字技术引领农业现代化进程,以数字技术渗透、融合,最后替代农业要素的农业工业化是一场新的革命,促进以数字技术引领的现代农业发展,则是农业工业化的下半篇文章。二、充分释放数字技术的要素功能
当今,全球正在经历百年之变,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如果说基于工业元素生成的生物技术提升土地产出效率,装备技术提升了劳动产出效率,绿色技术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那么,基于工业元素生成的数字经济则集大成,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实现了农业工业化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革命性创新意义。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数字以及由此产生的数字经济已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后,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型要素资源是不争的事实。在生产端,数字技术作用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以数字技术应用为标志的立体农业、智慧农场、无人农场等生产方式大量出现,从种到收,不仅极大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而且为“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在供给端,以直播带货、短视频为表现形式的流通方式,“卖全国”、“买全国”从田间到餐桌,大幅度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了流通费用,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对具有“大国小农”鲜明国情农情的中国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事实上,依赖工业元素渗透、融合、替代,农业工业化不断促使人类正在经历曾经依靠土地和劳动力投入获得农产品产出的农业1.0版,再向依靠技术和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农业2.0版,正在向依靠数字化的农业3.0版和智能化的农业4.0版转变,作为即将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中国,必须紧随历史潮流而动。在生产端,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基础不断强化,继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以后,乡村数据网络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全国%行政村“村村通宽带”,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57.6%。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装备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应用于农村金融服务,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已呈普遍之势,约有1.5亿亩耕地使用了植保无人机和遥感无人机作业,占全国耕地面积的8.3%,是日本无人机作业面积的倍。年全国全系统装备北斗卫星导航作业面积超万亩。智能猪场、智能渔场标志着畜禽水产信息化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供给端,农村电商发展高歌猛进,已成为引领数字乡村的重要引擎。中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由年的亿元,增长到年的2.05万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亿元,年上半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亿元。全国建有电商服务站点的行政村达40多万个,农村网点达多万家,从业人员达多万。与此同时,一方面数字技术在农村社会管理方面发挥作用明显。农村社区管理、土地承包地确权登记,农村产权改革、资产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化,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塑造风清气正的新农村风貌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对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培养包括生成农村电商在内的新型农业从业职业岗位和增加就业收入意义也不可低估。当然,作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工业元素,数字经济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历史不长,痛点还不少,短板也甚多。比如,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角度观察,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度分别为8.9%、21%和40.7%,农业数字化明显滞后。又比如,相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数字技术在农产品营销方面的作用明显大于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程度。再比如,相对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在乡村产业中的场景应用,中西部地区还有明显差距。此外,提升农民数字化理念和应用水平任务艰巨,需要加以高度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