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发展 >> 正文 >> 正文

谱写平安河南更加出彩新篇章河南日报重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3/1/25
白癜风治疗方法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828/4687762.html

法治光耀平安河南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石,也是百姓平安幸福的保障。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征程中,河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去谋划、推动平安河南、法治河南建设。

“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强化法治意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从源头上化解行政争议……”不久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支持行政审判工作的意见》,对加强行政相对人权利保护,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为一体推进法治河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始终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手抓法治、铸平安,一手抓固根本、谋长远,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深化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人民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全民守法取得重大进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法治河南步履稳健,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供了坚强支撑。

以良法促善治厚植法治沃土

金秋十月,郑州黄河花园口法治文化公园。

邙岭逶迤,大河滔滔,滩地水草丰茂、堤岸林木葱茏。每逢周末,这里就会成为市民流连忘返的打卡地。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牢记殷殷嘱托,河南以黄河法治文化带建设为牵引,以实际行动开启新一轮黄河治理的新篇章,擦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

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目前,《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进入送审阶段;省内黄河流域所有环境资源案件交由郑州铁路两级法院集中管辖;“河长+检察长”制纳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河南省“十四五”规划。

一次次起草、一遍遍审议,立法始终紧跟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节拍,为保护黄河壮美安澜筑起坚实的法治屏障。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9月1日,《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正式施行。为一家科研单位的发展“量身打造”立法护航,在全国尚属首例。

该条例专门作出制度安排,赋予科研主体和人才更多自主权,释放其创新创业激情和才智;建立相关的保障促进机制,对引进人才的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给予优先保障等,极具含金量。

我省围绕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民生领域立法,先后颁布了《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河南省教育督导条例》《河南省行政处罚听证办法》等一大批地方法规和规章,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织就“法治之网”。目前,全省现行有效的党内法规余部、地方性法规余部、政府规章近部,基本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法规规章制度体系。

从开门立法推动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到执法司法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法治河南建设步履铿锵。

为政者应先奉法。

8月29日下午,随着清脆的法槌声敲响,一起土地行政处理及行政复议上诉案在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洛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出庭应诉。

“告官能见官,出庭又出声。”我省行政机关负责人一审出庭应诉率从年的29.3%提升至年的57.6%,南阳、濮阳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90%以上。年,我省出台《河南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定》,进一步做出加强和规范,明确六种情形“官员”必须出庭应诉。

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依法行政督导平台,法治政府建设从关键环节入手,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不断强化。今年,我省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再添重要举措。8月12日,省政府与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河南省常态化府院联动工作机制》,要求政府系统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全面提升执法人员法治素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府院联动有力促进行政执法水平提升。全省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报告显示,年以来,全省名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年,全省行政机关败诉率降至历史最低点,反映出行政执法水平逐步提升,赢得了行政相对人的信任和尊重,大量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法治化营商环境在河南成为耳熟能详的高频词。

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明确“九要九不得”,彰显了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河南新标识的坚定决心;33个省级行政执法部门制定并公布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清单,为企业吃下“定心丸”;省委政法委印发《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从五个方面细化20项重点任务,助推我省经济发展提质提速。

一组数据为河南法治化营商环境写下生动注脚:

年以来,全省法院涉企民商事案件平均办理天数压缩至45天。家企业通过破产重整、和解程序实现新生,通过重整共清理债务余亿元,保留工作岗位5万余个,盘活资产亿元,清偿各类债权亿元。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运用法治力量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创新。

一场“种子保卫战”被最高人民法院选为种业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河南省农科院将“郑单”玉米杂交种,许可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在一定期限内销售。德农公司在取得经营许可证后,在甘肃省开始大量生产、销售。河南金博士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母本品种权人提起诉讼,状告德农公司在授权期限截止后,未经许可使用母本生产、繁育“郑单”玉米杂交种,构成侵权,要求德农公司赔偿万元,最终获得法院全额支持,传递出加大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的强烈信号。

全省法院围绕国家创新高地建设,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种业种源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恶意、重复侵权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年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件,有力保障了我省创新驱动发展。

维护公平正义保障法治权威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深情寄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司法机关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严格落实司法改革,积极推行司法公开,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共享公平正义的阳光。

“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风尚。”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的“电梯劝烟案”,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并获得这样的评价。

明辨是非,秉公司法,方能惩恶扬善。近年来,我省多起判例或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或被列为全国典型案例。每一起社会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