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资源 >> 正文 >> 正文

长在稻田里的小龙虾,还能比别人早一个多月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3/1/23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朱丽珍

满满一大盆小龙虾,是专属于夏天的仪式感。立夏已过,占据夏日美食C位的小龙虾又刷起了存在感。

今年小龙虾价格怎么样?产量跟往年相比又如何?关于小龙虾的这些问题,嘉兴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绿优家庭农场的农场主陆海滨都能回答。

虽然是个“90后”,但陆海滨爱在田里折腾,跟小龙虾已经打了5年交道,还建起了嘉兴首个小龙虾育苗温棚,养殖的小龙虾能比别人早一个多月上市。

作为地道“新农人”,陆海滨眼中的农业,可能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提前一个多月上市,今年产量略高于去年

陆海滨的农场里,有亩稻虾种养示范田。所谓的稻虾种养,简单理解,就是水稻和龙虾轮流种养。

每年3月,虾苗培育完成,会被放入养殖稻田,到四五月进入捕捞季。6月15日前后,水稻完成育秧,而小龙虾的捕捞进入尾声。7月5日水稻插秧时,田里小龙虾捕捞已经结束。12月份,水稻收割后,稻田等待新一年的虾苗……

“这样既调整了土地的种养殖结构,将土地效益最大化,同时保证了小龙虾和稻谷的品质。”陆海滨介绍,经过小龙虾养殖,水稻田粪便等有机物比较多,农田用肥量能减少80%,“我们不使用化学农药,一般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用量也能减少80%左右。不仅成本减少,品质有保证,亩产的收益也提高了。”

去年,陆海滨稻虾种养示范田里产的大米,在海盐本地的销售价每斤在4元左右,而同一品种普通种植方式,价格在2.5元上下。

除了水稻,示范田里还有小龙虾的收益,亩产能达到~斤。

“今年上半年平均温度比较低,产量看起来不如去年高,但去年有段时间温度太高了,水质变化快,小龙虾死亡率也高。”陆海滨预计,今年最终总产量应该比去年略高一些,“高峰期预计每天能捕捞~斤。”

陆海滨养殖的龙虾,体重在20克左右,今年3月16日已经开始陆续出售,到4月19日大批量上市,而普通养殖户大批量上市要到5月初。

“这几天一直到6月20日都是捕捞高峰期,现在每斤单价在16~18元。”陆海滨养殖的小龙虾,主要销往周边杭州、嘉兴、桐乡、上海金山等地。在海盐,今年稻虾种养面积达3.5万亩,同比增长59%,面积位居嘉兴第一。目前,已建成百亩以上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90个。因为上了规模,来海盐的龙虾收购商也不少,像陆海滨这样的养殖户,完全不担心销量。“今年上海疫情影响不小,60%销往杭州,还有40%就在本地消化了。”

从30亩到亩,既要靠设备也要讲技术

为什么一个年轻的“90后”,要回乡干农业,养殖小龙虾?在陆海滨身上,是子承父业。

“我爸爸就是搞农业的,从小耳濡目染,后来承包种植稻谷,面积扩大后,年还搞起了烘干中心,家里正好也缺人手。”彼时,陆海滨已在外打工,眼看家里的农业生产上了规模,于是从厂里辞职回家帮忙,“我学的是电气自动化,现代农业会用到各种机械设备,比如插秧机、收割机,父母不懂,我刚好可以帮上忙。”

在陆海滨看来,现代农业也是一份事业,不仅要依靠设备,也要懂得技术。“现在越来越多谈到数字化,连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也要不断更新知识。”

年,海盐推广稻虾种养模式,不仅有相关补贴,还有一些优惠性政策,陆海滨自此进入这个领域。

“一开始确实不懂,不过县里组织过很多次培训,还请了江苏盱眙的老师来实地指导,自己也不断摸索,慢慢就找到方向了。”第一年试水稻虾种养30亩,陆海滨就挺成功的,亩均效益达到多元。

年,陆海滨又建造了嘉兴市首个小龙虾育苗温棚,面积达平方米。刚孵化的虾苗,只有蚂蚁大小,对水温、气温有一定要求,露天育苗一般要到3月份才能实现。如何把时间提前?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相关经验技术,仍在总结改进。

“什么样的水温比较适合龙虾育苗,怎样的保温效果更好,都需要一次次尝试。”陆海滨坦言,育苗温棚建造成本近40万元,利用阳光保温,设有自动增氧水循环装置,“设定的目标要达到50亩龙虾育苗,能在3月初就提早上市,单价达到40元左右,收入才会比较客观。”

今年陆海滨尝试了20多亩育苗,最早的小龙虾在3月16日上市,“每天产量有80斤,单价42元。”虽然与目标有一定差距,但已经看到了希望,“今年育苗稍微晚了一点,量也少了一些,预计到年能达到设定目标。”

都说想回农村,年轻人你做好准备了吗?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归农村,成为一位位活跃于田间地头的新农人。当农民,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搞农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勤奋。”陆海滨说,跟原来在工厂上班相比,当农民的节奏大不一样,“工厂是平均地忙,而农业的忙碌是有季节性的。”

比如陆海滨的农场,每年8月下旬到11月,小龙虾捕捞结束,水稻还未收割,比较空闲;12月份水稻收割完毕到来年2月份小龙虾未育苗,也是空闲时段,主要保养一些机器设备。但农忙之时,有时甚至没有睡觉时间,吃饭也经常顾不上,人晒得黝黑,说是“脱一层皮”一点不为过。

农事就是这样一环扣着一环,耕地、播种、打药……都要跟着时节走。“育秧完成,农田还没耕好,就要加班加点。”这段时间是陆海滨比较忙碌的时候,他的一天是这样的:每天凌晨5点多,就已经出现在稻田,到上午9点完成一天的小龙虾捕捞;中午短暂吃饭休息,下午忙着播种水稻,“现在是晚稻播种期,一般要忙到晚上9点多。”

好在如今的现代农业,得力于机械化程度较高,年轻人更得心应手。

这些年,身边也有很多“90后”年轻人动了回农村的心思,向陆海滨咨询请教,他总是坦诚建议。“相比种水果,其实还是种粮食收益稳妥。”陆海滨说,水稻种植的机械化程度很高,大部分工序都依靠机械完成,播种有播种机,打药、施肥有无人机,收割还有收割机,“人力成本比较低,适合年轻人。”

当然,陆海滨也一直跟他们强调一点,农业是薄利的。“想一夜暴富是不可能的,而且常言道,七分看天,三分看技术,也需要沉下心提高自己的种植经验。”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